大河财立方记者王磊彬吴春波王鑫史冰倩
7月16日晚间,河南省政府办公厅印发《河南省支持上市公司并购重组若干政策措施》(以下简称《并购措施》),提出将从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加强服务对接、强化资金供给、支持企业“走出去”、优化政务服务、提升中介服务、加强风险防范等方面提高上市公司质量,增强资本市场服务实体经济能力。
7月17日,大河财立方记者采访多位国内专家学者,深入解读政策所带来的新机遇。
程凤朝:
推动形成本地产业整合浪潮,服务全省产业结构转型
中国上市公司协会学术顾问委员会委员、中关村国睿金融与产业发展研究会会长程凤朝在接受大河财立方记者采访时表示,河南省选择在此时出台支持并购重组政策,背后体现了多方面的深层战略考量。
在程凤朝看来,政策主动服务全省产业结构转型的紧迫需求。如今,河南正处于由传统工业大省向现代产业强省转型的关键期,“7+28+N”产业链体系构建如火如荼,但在关键环节、核心技术、头部企业数量等方面仍存在短板。通过并购重组,加快资源整合、延链补链,是突破瓶颈、优化结构的现实路径。
新“国九条”提出要完善并购重组市场化机制,支持龙头企业做优做强。“河南出台并购支持政策,正是响应国家战略,借助资本市场提升企业能级和产业集中度,从而实现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程凤朝说。
程凤朝预计,受此政策牵引,省内头部上市公司将加快围绕主业整合资源,推动本地小而散的企业实现“强强联合”或“强弱整合”,提升产业集中度和区域竞争力,增强资本市场对河南企业的关注度。
不过,程凤朝提醒,并购重组是一把“双刃剑”,关键要避免“三高一盲”(高估值、高溢价、高负债、盲目跨界)。企业要围绕主业、产业链关键环节精准布局,要将并购纳入中长期战略管理体系,同时还要借助外部专业机构力量,提升整合效率。
张占仓:
并购重组为河南产业发展带来新机遇
《并购措施》将对河南省带来哪些影响?河南省如何借助并购重组培育新质生产力?
河南省社科院原院长张占仓接受大河财立方记者采访时表示,河南省政府出台政策支持上市公司并购重组,从省级层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资本市场改革的决策部署,体现了河南省政府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视。
张占仓认为,就河南省经济发展而言,无论是传统产业,还是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想要发展壮大,资本支持很重要。上市公司最大的优势是融资成本低、融资规模大,通过并购重组,可以为河南省的产业发展带来新的机遇,同时也有利于上市公司做大做强。
“无论是对上市公司,还是对有上市意愿,但上市条件不具备或者正在创造条件的公司来说,通过并购重组可以促进资源配置,把最新的技术通过资本杠杆转化为新质生产力。”张占仓说。
《政策措施》提到,提高国有资本并购重组审批效率,支持国企控股上市公司开展有利于提高投资价值的并购重组。
对此,张占仓表示,近几年,全球经济增长放缓,给一些中小市值的上市公司尤其是国企上市公司带来不小的影响。并购重组可以给这些公司注入优质资产,为公司的发展带来新的增长点,激活上市公司平台的活力,更好地适应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的发展需求。
赵西三:
加快豫股并购重组,提升我省重点产业链整体竞争力
“上市公司一般都是重点产业链上的链主企业、龙头企业,具有较强的资源整合能力。”河南省社科院数字经济与工业经济研究所所长赵西三表示,这一政策找准了“7+28+N”产业链高质量发展这一突破口,将进一步提升上市公司对全产业链的资源整合能力,提升重点产业链整体竞争力。
赵西三告诉大河财立方记者,当前很多产业存在“内卷化”竞争,同时也催生了细分新赛道,上市公司通过并购重组,可进一步消除要素资源转型障碍,促进要素资源向新赛道转移,更快形成新质生产力。
在赵西三看来,目前河南省在很多领域上中下游产业链齐全,但往往对接不紧密,制约了整体竞争力的提升。通过并购重组,有助于推动上市公司延链强链补链,深化上中下游产业链紧密合作,提升全产业链协同优势。
如何推动并购重组政策加速落地见效?赵西三建议,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发挥好政府产业基金作用,尤其是省级产业基金可以在上市公司并购重组中深度参与,成为战略投资者、联合投资者,发挥引导作用;二是搭建产业链整合对接平台,探索常态化对接机制,为上市公司、中小企业、金融机构等提供对接平台,积极引导中小企业融入上市公司产业链。
邓淑斌:
完善河南服务平台建设,全方位提升并购重组服务水平
中原证券(601375)首席经济学家邓淑斌告诉大河财立方记者,当前河南省正处于新旧动能转化的攻坚阶段,推动河南上市公司通过并购重组做大做强,有助于优化资源配置、夯实我省现代化产业体系基础,有力助推我省全面贯彻“两高四着力”、融入服务全国统一大市场。
邓淑斌表示,建议将《并购措施》的具体实施纳入如何做好我省金融“五篇大文章”这一大框架统筹考虑,精准施策完善并购重组服务平台,同时整合省内外资源,全方位提升河南省并购重组全流程服务水平,以更好推动《并购措施》落地。
邓淑斌认为,中介机构可以从以下三方面发力,提升河南并购重组全流程专业化服务水平。
其一是建立前端风险防控机制,提升尽职调查,风险识别基础能力。在财务核查维度,运用大数据交叉验证审计标的资产质量;在商业尽调维度,通过产业链上下游侧面验证标的企业的状况;在合规审查维度,实时跟踪监管政策变化。中介机构可参照上交所《并购重组典型案例汇编》建立风险案例库。
其二是加强在中端交易结构设计能力。从多数失败的并购重组案例来看,除政策因素外,企业自身主要问题集中在价格、市场环境变化和业绩承诺未达成一致以及交易方式、合规等方面,最突出的矛盾之一是价格方面。建议中介机构与企业充分协商,采用多种估值方法,并引入灵活的估值调整机制。同时,帮助企业设计多维度、阶梯式的业绩承诺方案。
邓淑斌进一步表示,在交易方式和收购风险方面,可引入递延支付方案、备选方案以及风险应急预案,充分考虑并购失败可能带来的损失风险。
三是强化后端整合及融资支持能力。“针对文化融合难题,可引入第三方或专家团队,设计文化兼容性评估,制定分阶段融合路线图。”邓淑斌表示,融资服务创新方面,与本地银行合作探索知识产权证券化、数字证券化、参股型并购贷款等新型融资工具。
宋向清:
河南支持上市公司并购重组,推动区域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从长远来看,并购重组是推动企业转型升级、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河南省出台专门支持政策,能够引导上市公司通过并购重组实现自身的高质量发展,进而带动整个区域经济向更高质量、更具创新能力的方向迈进,符合河南省经济转型的战略目标。”经济学家、中国商业经济学会副会长宋向清接受大河财立方记者采访时表示。
在宋向清看来,通过并购重组,上市公司可以更好地利用资本市场资源,提升自身实力,进而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实现资本与实体经济的良性互动。
此外,《并购措施》的发布还有助于河南省区域经济结构调整与竞争力提升。宋向清称:“河南省希望通过支持上市公司并购重组,优化区域产业结构,提高产业集中度,形成产业集群效应,提升区域经济的整体竞争力。在当前经济形势下,这有助于河南省在全国经济格局中占据更有利的位置,推动区域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
宋向清表示:“《并购措施》为上市公司及各参与方提供清晰指引,降低政策不确定性,激发企业并购重组意愿,释放潜在需求,预计河南省内并购重组案例数量将稳步增长,交易规模逐步扩大,市场活跃度显著提升。同时,优化政务服务、提高国有资本并购重组审批效率等措施,将大幅缩短并购重组项目的审批时间,加快项目推进速度,使更多交易能够顺利达成,进一步活跃市场。”
郭兴方:
制定“负面清单”制度,提升河南并购重组服务经济能力
河南大学教授、金融与证券研究所所长郭兴方表示,推动河南上市公司并购重组,不仅有助于推动产业机构优化升级、培育优势产业集群和激活龙头企业潜能,也有助于提升河南省金融活力、辅助实现稳就业和稳发展的目的。
“当下,河南传统优势产业急需通过并购重组实现强链补链,而战略性新兴产业则需要借助资本力量实现迅速壮大。”郭兴方解释称,如安阳钢铁(600569)可以通过引导并购重组的方式,淘汰落后产能和形成规模化、集约化发展。而其他上市公司,可以通过并购重组迅速完善战略性新兴产业生态,助推提升河南省战略性新兴产业整体规模。
要推动《并购措施》相关政策有效落地,郭兴方建议壮大河南省资本市场军团,吸引更多耐心资本关注和参与河南上市公司发展;建议河南省提升本地中介服务能力,同时引进全国优秀中介机构和人才,形成“上市公司+中介机构”的良性互动格局等。
郭兴方说,在支持并购重组的同时,河南也需要结合自身产业基础、资源禀赋和发展阶段,将并购重组转化为“精准调控工具”,提升并购效率,形成“以并购促升级、以升级强经济”的良性循环,在全球产业链重构的背景下,提升河南省关键领域的自主可控能力。
为避免陷入“为并购而并购”的误区,郭兴方提醒,河南省应以产业链协同为原则导向,制定“负面清单”制度,确保并购重组项目与区域战略协同;搭建全省并购重组数据服务公共平台,降低资源对接和提升信息透明度;设立专项并购基金和创新融资工具,降低企业并购资金成本和提升企业并购能力;平衡“发展”与“安全”,有效保护中小股东利益。
监审:古筝丨监制:王鲁峰南宁股票配资
热丰网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